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2020年開年,對中國很多企業來說非常難熬。
一方面,很多工人由于需要自我隔離上不了班;
另一方面,一些企業如生鮮行業缺少勞動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種名為“共享員工”的新型商業模式開始萌芽,一家企業的員工到另一家企業去“打短工”的現象逐漸流行。
所謂“共享員工”,即一些新經濟企業,比如新零售、電商等平臺型企業與受疫情影響暫無法開業的餐飲等行業的企業達成臨時合作,“借用”其員工。
根據《環球時報》記者統計,目前已有包括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每日優鮮、聯想等在內的企業發起了與傳統企業“共享員工”的計劃。
事實上,“共享員工”這一模式并非這次疫情期間的首創,它本質上是靈活用工的一種形式。作為新興的用工就業方式,靈活用工在就業結構性壓力嚴峻的中國勞動市場,具有重要緩解作用。
那么靈活用工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呢?
在固定用工模式中很多人是跟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單位幫繳五險一金及各種稅費。通過靈活用工,企業除了專業核心人員以外的員工可以采用靈活用工的模式,以靈活用工的策略來保持員工人數恰到好處,而自由從業者通過勞務派遣公司或第三方公司繳納社保,實現“勞動關系”。
在靈活用工模式中,企業不需要為員工繳納社保及高額稅費,可以使雇主將工資支出從固定的支出轉化為可變成本。這種模式更為靈活,不需要付出額外費用,也不需要復雜的入離職流程,企業節省了成本,人才價值也可以充分發揮。
靈活用工適合哪些企業?
靈活用工雖然被越來越多企業所采用,但是作為企業負責人,靈活用工適不適合咱們的企業,還需要進一步的判斷。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來考慮是否使用靈活用工模式。
通常來講,靈活用工適合于下面的企業:
2)高流動企業
3)成本壓力較大企業
比如快遞、直播、教育、銷售、家政、保險、電商等有大量自由雇傭的行業。其實有些傳統行業,也都漸漸開始適合靈活用工了。
靈活用工未來會是企業用工的常態,而靈活用工為企業帶來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企業采用靈活用工關系,其用工的靈活性增強,解決企業用工動態波動,大大提高企業生產效率。
“靈活用工解決方案”,為您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使用靈活用工服務,可以幫助企業在省心、省力、合規的基礎上降低用工風險,提高效率。